888集团电子平台
东大要闻
媒体东大
视频东大
东大人物
教育教学
科技动态
合作交流
院系传真
服务社会
校史钩沉
菁菁校园
至善论坛
百年讲堂
校报快览
电视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史钩沉
校史钩沉
红色特工传奇——隐蔽战线功勋卓著的“策反专家”靖任秋
2019-11-05
梅庵与梅庵琴派
2019-03-06
梅庵叙略李瑞清(1867.8.8—1920.9.12)字麟儿,号仲麟,麒麟是儒家文化的祥瑞之物,有麒麟玉书,麒麟送子的典故。李瑞清后改字梅痴,号梅庵。梅庵字号寄托了李瑞清先生对亡妻的怀念之情。晚号清道人,清道人者,清代的道人也,不知有民国。常德人余祚馨,号知人监。见少年李瑞清相貌堂堂,才华横溢,许为国器,将长女余玉仙嫁李瑞清为妻。余玉仙未几病故。以次女余梅仙为继,梅仙未几又病故。余祚馨欲以幼女相嫁,李瑞清发誓对亡妻守义,终其一身不再迎娶,改字梅痴,号梅庵。辛亥革命后,李瑞清穿道士装,隐居上海,为悼念亡妻玉仙、梅仙,居所号“玉梅花庵”,以寄托家...
关于南京工学院“理学班”的历史
2018-12-2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历了1950、1951、1952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农业连年创纪录丰收,工商业初步得到恢复和发展,镇压和清剿了国内的敌对势力,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亦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宏伟纲要,进一步激励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在苏联帮助下,156个重点建设项目踏实推进。1955年中央政府向全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发出了向科学进军,向副博士进军的号召(国际形势迫逼我国当年只有向苏联学习,苏联当时的最高给予是副博士)。1956年凡具有大...
炸弹下长大的中央大学
2018-12-24
七月十四日我因为武大浙大中大三大学联合招考出题事,乘飞机飞回南京;十五日从何应钦将军处知道昨夜平汉路上有一千三百辆火车已经开始大量运兵。当天,我就开始作迁校的布置。十六日,我回到庐山,那天正当蒋先生在庐山谈话会席上,宣布他有历史上重要性的谈话,坚决表示抗战。七月十八日庐山训练团在海会寺举行毕业典礼。在巍巍的五老峰下,俯瞰浩浩千顷,一望无际的鄱阳湖,日光反射,现出青碧紫金的水光云影;司令台下,整齐的站着五千个受训人员,军队长官、公务人员、教育人员草绿色的制服,把他们溶成文武合一的景象,这是何等庄伟的奇观!这时夏季的骄阳,渐渐当...
救国之路的探寻:烽火岁月的记忆
2018-12-24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维护世界正义与公理的伟大战争,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救国、强国成为无数有志青年人生道路的选择。今天,战争的烽火已经远去,当初的青年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是,那段烽火岁月,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忘却的记忆,对于后人来说,是值得聆听与纪念的历史。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5月,校史研究室采访了888集团电子平台电气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九十岁高龄的周鹗教授,请他谈谈在抗战时期的经历与感受。周老师回忆了自己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到1946年抗...
风起萍末——贵阳文化震烈士寻踪
2018-12-24
文化震,字雨龙,笔名华贞,1902年生,贵州贵阳人。1918年入贵州省立模范中学就读。1922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预科,后就读于文理科政治经济系。在校期间,文化震参与了南京社会科学研究会组织的读书报告会、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期间筹办粥厂,赈济女工和童工,支援和记洋行工人罢工。1925年底,文化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文化震先后担任中共南京地委委员、共青团南京地委书记、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工人部部长,组织领导工人、学生开展革命斗争。1927年,南京光复后,文化震主持创建了南京市总工会,并被推举为总务主任兼秘书主任。19...
芳华南工——记南工首届艺术体操队
2018-12-24
大约40年前的黑白照片,虽然泛了黄,芳华岁月散着淡香,穿过时空扑面而来。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便有两届学生同时入校;77级在春季,78级在秋季。77级与78级区别在于:78级全国统一考试,故知识水平相对齐平;78级取消政治审查,故家庭成分也相对多元。高等教育回归到“文革”以前,引领着社会重新纳入传统与秩序。上世纪80年代有“开先”之风,艺术体操这一新兴的体育项目,以其独有的魅力率先在体育院校一领风骚。艺术体操揉进了芭蕾、现代舞、民族舞和杂技等元素,有音乐伴奏,极具表演性。之后在全国高等院校广为开展,深受大专院校师生的喜爱。南工体育教研组踏浪...
建队伍 立规矩
2018-12-24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是东南大学改革活跃,变化较大,发展比较快的时期。特别是1987-1988年前后,东大“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1,搞得风生水起,声名远播,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走在了全国高校改革的前列。这场以推行教师(职务晋升)聘任制改革为发轫,以师资队伍调整为主轴,以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为基础的系列改革,逐步推进,不断演变,成为一场波及全校的校内管理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职工的改革热情,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东大后来的改革建设发展产生长久和深远的影响。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
文心未泯,国魂不灭
2018-12-24
战争,无论之于国家、民族,还是之于广大的普通民众,都意味着太多的磨难与伤痛,尤其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幸运的是,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岁月里,曾有无数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为了民族、国家抛洒热血,谱写出了一部恢弘壮丽的英雄史诗。先烈的故事被讴歌赞颂、口耳相传,于抗战中付诸努力的普通民众,则常被简写为一个集合名词,暗藏于历史的细枝末梢之间。当我们从尘封的故纸堆中重新翻检,从身边老人的记忆中细细追寻,历史的面貌有了更为生动鲜活的展现。在那些风雨如磐的日子中,中国的最高学府中央大学曾有着这样一群简朴诚挚...
“书圣”王羲之为东大校名“题字”的故事
2018-04-26
记得曾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评点中国各大学校名题字,其中对东大的评价是:东南大学的题字“最霸气”——是书圣王羲之的字!当然,是集字。每每看到类似说法我都挺开心,用古代书法家的字为现代大学题名的,咱绝对是中国高校“第一家”。可当初为什么会选王羲之的字作为校名标准字体?为什么当时没有找国家领导人或当代著名书法家题写校名?这其中有许多故事,坊间也有不少传说,虽然肯定和赞美为多,但常常不免以讹传讹。东大复更名已近三十年了,作为此事的亲历者和当事人,我已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了养老金领取者,知道这件事全过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最近整理当年的日记本...
中大西迁 鸡犬不留
2015-10-19
今年,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了,抗战中的东大有许多往事值得追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1935年进逼山海关,年底发生“冀东事变”,当时校长罗家伦对全国局势有两个清醒的认识:一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迟早的事;二是战事将是持久战。因此,罗校长提前做了两件事:一是要选址迁校。1935年5月,他借机考察了重庆的地形,心中有了底;二是悄悄开始必要的准备工作。1936年底,罗校长指示总务处的员工,制作数百个包有铁皮可供长途旅行用的木箱,具体干什么用,不说。罗家伦后来说:“若是没有这批箱子,当时军
抗战时期的中大人
2015-09-02
抗战时期的中大人校史研究室整理八年抗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烙印,在那个风雨如磐的日子里,中国的最高学府中央大学曾有这样一群诚朴务实的师生,他们“从文从武,学工学农”,“或为国魂,或为栋梁”,在苦难中孕育出不屈的“中大精神”,坚定地告诉敌人:“武力征服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不可能的!”文心未泯,国魂不灭。不屈的“中大精神”体现在中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他们用对家国道义的责任承担,树立理想与信念,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后继者尤当奋起学习,效仿先辈融中大精神于中华民族
文心未泯,国魂不灭——抗战烽火里的中大师生
2015-09-02
文心未泯,国魂不灭——抗战烽火里的中大师生校史研究室刘云虹郭淑文战争,无论之于国家、民族,还是之于广大的普通民众,都意味着太多的磨难与伤痛,尤其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幸运的是,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岁月里,曾有无数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为了民族、国家抛洒热血,谱写出了一部恢弘壮丽的英雄史诗。先烈的故事被讴歌赞颂、口耳相传,于抗战中付诸努力的普通民众,则常被简写为一个集合名词,暗藏于历史的细枝末梢之间。当我们从尘封的故纸堆中重新翻检,从身边老人的记忆中细细追寻,历史的面貌有了更为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吴作人先生
2014-04-16
在东南大学吴健雄纪念馆里,陈列着吴作人先生的水墨画作品 《熊猫图》, 1983 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吴作人和萧淑芳伉俪应斯诺基金会的邀请访问美国,在举办画展、讲学期间,应邀访问纽约,下榻在徐悲鸿的挚友王少陵先生家,与国立中央大学海外校友吴健雄、袁家骝,中美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朱晨光、李素行夫妇,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著名画家陈逸飞、纽约东方
每页
14
条记录
总共
77
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6
跳转
东南大学官方微博
热点新闻
东南大学举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
2021-04-15
东南大学与南京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1-04-13
东南大学新冠疫苗接种全面启动
2021-04-13
东南大学部署推进2021年科研工作
2021-04-09
东南大学8项成果入选教育部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21-03-30
东南大学举办2021年“人才报国”春季综合招聘会
2021-03-30